現在車友們看到的一切機油都是在基礎油中參加了添加劑而生產出來的,依據等級不同的基礎油和不同的添加劑,把機油分為了礦物油、半組成油、全組成油三種。
何為礦物油?
礦物油的基礎油等級最低,是石油提煉的底油作為基礎油,最大的優點就是廉價,可是性能一般。
所以,雖然能滿意咱們發動機的最低要求,可是它的衰減速度是最快的,咱們需要頻頻的替換機油。
何為半組成油?
半組成機油是在低等級基礎油中參加了組成成分,再參加添加劑,比礦物油的性能提升了一個檔次,衰減速度更慢了,粘稠度也稍微高了一些。
何為全組成油?
全組成機油是用最高等級的基礎油,加上成分較好的添加劑,組成的高質量潤滑油,是性能最好的機油,無論是抗磨性、穩定性、還是抗衰減才能都是最好的,當然了,價格也是最高的了。
怎么挑選機油?
1、一般家用車很少激烈駕馭,稍微考究一些,能夠運用半組成機油,價格能接受,性能也不錯。
2、如果是運動型的性能車,或者是比較先進的發動機,咱們平時又喜愛踩個地板油的話,建議大家能夠換全組成機油更是合適。
3、至于礦物油,其實用在咱們入門家用車中也沒問題,但需要常替換,每5000公里就要替換,相對比較費事,并且最后核算下來,其實跟半組成機油花的錢也差不了多少。
咱們選機油,除了是選機油類別外,其實還要看機油標號。
何為機油標號?
機油標號代表的是機油的粘度值。
冬季低溫型:0W、5W、10W、15W。“W”代表“winter”意為冬季運用,“W”前面的數字代表低溫情況下的粘度,數字越小,代表低溫時流動性越強,耐寒的才能也越強。
夏季高溫型:20、30、40、50。數字是指100℃時的粘度,數字越大代表粘度越高,耐高溫的才能越強。
冬夏通用全天候型:0W-30、5W-30、10W-30等等這類機油標號代表,既滿意低溫時的粘度,又滿意高溫時的粘度,因其廣泛的應用性,成為現在干流的機油類型。
通常用W前面的數值減去35,就是潤滑油運用的最低外部環境溫度,或稱結冰點溫度,0W結冰點溫度是-35℃、5W是-30℃以此類推。
發動機的機油,太粘稠和太稀都不可;太粘稠了,
機油流動性差,機油泵的壓力大,運送功率低,影響潤滑作用,還會增大發動機各個部件的阻力,
添加油耗;如果稀了,機油潤滑質量也會下降,加劇磨損。怎么挑選不同粘度值的機油?
1、依據當地的溫度,如果不是在東北,冬季溫度不低于-15℃,一般運用四季機油,10W-30、10W-40都能夠。如果冬季溫度過于低,就要挑選冬季機油了,依據當地的氣溫,按計算方法,算一算,就能夠了。
2、依據發動機的情況,如果是老車的發動機,各部件的磨損程度大,縫隙大,合適選用粘稠度高的機油,比方,之前用的是5W-30,能夠換成5W-40的。但如果是新車的話,合適用流動性強的機油,一般5W-30的,咱們能夠看一看車輛運用說明書,按原廠的規范加就能夠。
3、依據駕馭習慣,比方喜愛激烈駕馭,發動機常常3000轉以上工作,升溫快,機油容易變稀,咱們能夠考慮加一些粘稠度更高的機油,就是W后面數字較高的。